隨著“高規格”國家能源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能源與農業、金融一樣業已上升為國家安全戰略。國家能源委成立后,新能源產業將可能最先獲得關注,多個部委的推動將使新能源產業獲得更快發展。
年初工信部副部長苗圩稱,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有望短期公布。據悉,短期內或以北京、上海、重慶、長春、深圳5個城市作為試點,推行私人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國內三大石油巨頭紛紛涉水新能源汽車。據了解,中石化有志于拓展天然氣汽車和混合動力車。中石油則正在關注乙醇燃料等替代能源汽車;中海油主攻電動車及充電網絡建設。在汽車企業中,2009年,福田汽車已交付超過900輛新能源汽車,幫助北京市成為國內第一個完成“十城千輛”目標的城市。此外,北汽控股、上汽集團、長安汽車集團、比亞迪汽車均已擬定了宏偉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除上述行業外,充電站網絡先行先建,國家電網已將電動汽車充電站并入智能電網統一規劃,率先宣布2010年將在全國27個城市建設充電站網絡。可以預見,充電設備提供商將最先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掘得第一桶金。
我國新能源汽車最大短板在于核心零部件發展欠缺。最大的問題是占電池30%左右成本的隔膜。目前中國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生產這種動力電池的隔膜。另外,電機和控制方面系統中的整合元器件全靠進口。對此,上汽集團已提前布局。上汽集團和美國A123系統公司按照51:49的股比,成立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生產和銷售車用動力電池系統,以求實現上海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戰略,突破電池系統的產業化。
(編輯中國電動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