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補貼標準細則》即將在本周出臺的消息引發眾多熱議。雖然近兩年“環保低碳車”熱得發燙,并成為各大車企爭搶的新大陸,但此次關于新能源車“最高補貼6萬元”的消息,并未引起預期的興奮,成都本地的大部分車商預測,該補貼細則對新能源車消費的刺激很有限,車價太高、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因素,仍舊是制約新能源車消費的瓶頸。
現狀節能車型叫好不賣座
首款量產的混合動力車型一汽豐田普銳斯上市已有多年,但至今其在市場仍乏人問津。記者了解到,一汽豐田普銳斯目前在成都的4S店一年銷量還不足5臺。相比之下,長安志翔混合動力因價格較低而稍顯順利,但受眾群體狹窄、配套設施欠缺、消費者認知度不夠等因素依舊制約了其銷量。而已在深圳投放的雙模電動車比亞迪F3DM,以及在杭州“以租代買”推出的電動車眾泰2008EV,皆因充電設施的空白,其投放成都市場的日期暫不明了。
分析補貼政策作用不太大
“補貼政策現階段來說,對銷量的促進不大。拿比亞迪F3DM來說,經銷商想賣,但沒有配套設施,買新能源車就是空談。另外,混合動力版比普通版一般貴了好幾萬,也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新港比亞迪總經理陳茂表示。
中道成一汽豐田市場經理曹冰同樣持不甚樂觀的觀點:“環保車型的噱頭很吸引人。但導
致購買的第一原因是省油,再是外觀時尚,最后才是節能。補貼金額相對普銳斯的車價來說太少了。”
萬友長安的副總經理溫云龍也告訴記者:“雖然志翔混合動力的銷量每月遞增,但受眾面狹窄。另外,在成都加氣都很費時,更何況二三級城市。配套設施的不便利,不是一次性給予購車補貼能夠解決的。”
聲音投身環保也得掂量錢包
記者還采訪了多名準備購車的消費者,他們均表示,購車時對性價比的考量多過投身環保的熱情。
“如果補貼后的價格只比傳統車型高5000-10000元,那么我一定支持新能源,支持環保低碳。但超出這個范圍,我的收入就不允許了。”周先生坦言。
“環保低碳,對于我這種普通市民來說,只是一個概念。我花更高的價錢買個節能車,對我來說有什么實際的好處呢?這是一項公共事業,那么相關部門就應對消費者進行鼓勵。一次性補貼車價作用不大,補貼的金額也無法抵消與傳統車型的差價。”準備換車的馮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