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升級,整個產業都將無路可走。”在豐縣,一位政府官員這樣評述縣里的電動三輪車產業。
而這一產業,在豐縣是“新興”的,2005年以后進入迅猛發展期,目前共有整車裝配及零部件生產企業200多家,全縣年整車生產能力突破300萬輛;2009年,整車銷售近180萬輛,整車及配件銷售額近40億元;吸納就業5萬余人。
不達標就會全軍覆沒
“膨脹”過快,逐漸暴露了一些深層問題:產業檔次較低,科技含量不高,很多企業還處于作坊和組裝的階段。用豐縣副縣長張雷的話說,“一個人買點配件、拿把起子,就開始擰。”這使得產業缺乏競爭力。周邊山東、河南等地電動三輪車產業迅速崛起,豐縣在全國市場的份額從過去的75%下降到目前的60%左右。
迫使其加速升級“自救”的發令槍,是去年底工信部公布的“新國標”:將車重40公斤以上、時速超過20公里的電動車納入“電摩”管理范疇。根據這個標準,豐縣幾乎所有電動三輪車都須升級成摩托車。
而工信部對摩托車生產企業制訂的新門檻是:項目總投資不低于2億元,注冊資本不低于8000萬元,生產研發設備投資不低于2000萬元,年產量不低于15萬輛。
對照“新國標”,豐縣所有電動三輪車生產企業無一“達標”,無法繼續生產,整個產業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我們注冊資本最多的一家是百事利,也只有1000萬元。注冊資本超過100萬元的有12家,其余的都在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之間。”豐縣電動三輪車產業辦公室一負責人說。雖然“新國標”最終被暫緩執行,但對產業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當時整個產業‘停業’了近兩個月,經銷商不敢進貨,老百姓不敢買。據粗略估算,損失約七八千萬元。”
而徐州百事利電動車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康云清的感受則是,“銷量猛然下來了,降幅超過60%,就跟停產差不多。”
用汽車工藝生產電動車
3月底,在徐州速利達金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個機器人正“手持”焊接機在焊接電動三輪車的后橋。公司總經理連廣運告訴記者,這是他們投資20多萬元新上的自動焊接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工效相當于數十個熟練工人,還大大提高了產品加工的精度和品質。”
周邊地區咄咄逼人的產業壓力,讓豐縣電動三輪車企業認識到,必須在技術上進行提檔升級。為此,速利達公司投資500萬元,在全縣率先上馬兩條電泳漆生產線,采用整車陰極電泳技術工藝噴漆,首次把汽車生產工藝應用到電動三輪車上,將車架耐銹蝕能力提高到了10年以上。
為了提升電動三輪車產業技術檔次,豐縣與江南大學聯合成立了電動三輪車研發中心,進行技術攻關。針對產品普遍存在的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問題,各企業紛紛增大電池容量,將續駛里程由原來的二三十公里擴大到七八十公里;同時,研發生產了智能程控充電站,在電動車集中的集市上、停車處進行布點,1元錢充10分鐘,可跑10公里路。
在百事利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了他們新近研發出的新型電動四輪車——就像一輛小型客貨車。公司董事長康云清介紹,他們下一步還要研發太陽能電動汽車。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豐縣許多電動三輪車企業現在都在進行新產品的開發,目前已研發出了城市環保三輪車、多功能殘疾人三輪車、貨運三輪車、旅游觀光三輪車、電動四輪小轎車、沙灘車等多種新款型,實現了產品的多樣化。
僅靠技術提升遠遠不夠
2010年3月初,一個“中國嘉陵電動三輪車有限公司”的牌子悄然在徐州速利達公司的門口掛起。原來,中國最大的電動三輪車配件生產企業速利達已與嘉陵集團聯姻,聯手生產電動三輪車。
“利用他們的品牌和資質,利用我們的優質配件,進行強強聯合。”總經理連廣運說。這背后的潛臺詞是:有嘉陵作后盾,就算那個“新國標”下來了也不怕。
與速利達不同,面對著市場競爭和“新國標”帶來的危機,百事利則大變“魔術”,用3個月時間建成了投資1.3億元、占地180畝的新廠房,去年12月中旬新廠房運營后,將企業年產能由原來的5萬輛一下擴張到30萬輛。
這些,是豐縣電動三輪車產業規模擴張、形成產業集群優勢的一個縮影。縣經濟開發區招商局副局長卜文凱表示,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下,電動三輪車產業僅靠技術提升還遠遠不夠,還必須進行戰略性的產業規劃和布局。
據卜文凱介紹,目前豐縣電動三輪車業重新洗牌已成定局。很多小的作坊式的電動三輪車廠已被淘汰或合并,以百事利、速利達、富爾沃、平安人家等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團已初具規模。整個產業盲目無序發展的狀況已初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