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要聞執行主編田永秋坦言,對于純電動車最樂觀估計也要等到10年之后,而混合動力汽車,或許在2015年前后將大規模被市場認可,在此之前,傳統能源車型還將繼續為銷售主力。
對此,田永秋認為,使用環境的不成熟和純電動車在核心技術上的落后,是遲遲不能商業化的主要原因。在使用環境上,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除了要有相應充足的電力供應外,對于充電網點的不健全以及目前各種標準的混亂,直接影響到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應用。
從內因來看,無論是純電動車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其核心在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目前電池技術的發展,較之前水平雖有大幅發展,但在續航里程、充電速度、充電次數和制造成本等核心指數上,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因此個各種因素,純電動車面臨商業化,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對于上半年的中國車市,田永秋表示,有過2009年井噴式的發展,以及對2010年下半年不太樂觀的判斷,上半年可看作是一次過渡。
市場的好壞,歸結到底在于購買力,今年上半年市場出現了兩極分化,一方面暢銷車型加價購車,產能吃緊;另一方面,在市場出現自主品牌車型產量過剩,產品供過于求的現象。
對于自主品牌,田永秋認為,在2009年車市高速發展之后,自主品牌開始大擴產能,相對于合資品牌主打品牌和品質不同,自主品牌主打價格,但隨著合資品牌的價格不斷下探,正在嚴重擠壓著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繼續采取降價措施,或許會導致虧損。
自主品牌而言,應當把注意力從建廠擴產轉移到對二三線城市的網點和服務建設上來,相對于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的產品在質量和細節方面均有待提升,因此在二三線城市,除了擴展銷售網絡外,還要完善售后服務體系。
對于政策而言,今年的政策刺激明顯減弱,政策對于下半年的影響,個人不做樂觀預計,特別是自主品牌。國家對于政策的調整,歸結到底,還是受整個大的經濟環境影響,目前,國內正在討論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二次探底,對于中國GDP貢獻最大的當屬房地產業,隨著房地產業的走弱,對于整體經濟同樣重要的汽車業同樣受到國家關注,此前根據規劃,到2012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每年保持在10%的增長率,但去年超過50%的同比增幅,導致汽車產業明顯過熱,使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因此導致國家進入觀望期,近期出臺的對于節能車型補貼3000元的政策,或許是一個試探性的政策,對于下半年的政策,目前還不能做樂觀判斷。
市場整體的增幅放緩,似乎沒有影響到SUV車型的發展,田永秋把這種變化歸結到市場兩極分化的體現,他認為,SUV市場雖然增長迅猛,但受基數較小的影響,暫時對整個市場不會對整個市場起到太大影響,從長遠來看,隨著國內消費者對于汽車需求的多樣化,不排除成為主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