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太慢、公交車太擠、私家車太多交通容易擁擠,電動車因其方便、易操作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可人們在享受電動車的快捷的同時,一些健康和安全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從8月14日到9月30日半個月的時間,今報就接到有關電動車交通事故的線索49條。除了交通傷害外,一些生活細節的缺失也會誘發一些健康問題。
急診室電動車損傷的 骨折患者增多
早上上班時間,金水路上黑壓壓一片全是電動車一族的身影。交通協管員拼命地吹著哨子,揮著小紅旗,電動車一族置若罔聞,快速地行駛在機動車道上。綠燈沒亮就有人騎著電動車沖過馬路,甚至還有人騎著電動車在行駛的車輛中毫不畏懼地穿梭,讓人為其捏了一把汗。
因為不規范的行駛、車速過快,電動車撞傷人事件在增多,騎電動車被其他交通工具撞傷的人也在增多。鄭州市骨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劉斌說:“上班和下班是兩個高峰期,在這兩個時段常出現電動車撞傷事件。雖然沒有具體統計,但是因為電動車受傷和骨折的人很多。”
據了解,年輕人多為四肢受損或骨折,老年人多為腰損傷和髖關節骨折。“被電動車撞傷或者騎電動車被撞傷后,不要用力揉撞傷的地方,也不要盲目用熱毛巾熱敷,防止出現繼發性骨折。被撞傷后,要及時撥打120。”劉斌說。
家長哭訴 提電池、支車太重傷了腰椎間盤
一年前,27歲的寧寧買了一輛電動車后,上班和下班方便多了,唯一苦惱的是電動車的電池太重了,每次把電池提進家里充電,寧寧都要費很大的勁。半年前,寧寧像以前一樣把電池提進家里充電,誰知放下電池后,覺得腰部鉆心的痛。寧寧想歇一歇、揉一揉就好了,誰知半個月過去了,腰越來越痛了,到醫院一檢查,說是腰椎間盤突出。醫生建議注射膠原酶,誰知效果不理想,病情反而加重。到今年10月底,寧寧已經在床上躺了半年的時間。寧寧的母親王女士東奔西走,尋找救治的辦法,但是治好的希望逐漸落空。寧寧在疼痛中一天天消沉,王女士心焦極了,說到寧寧的現狀,就忍不住哭起來了。
鄭州市骨科醫院脊柱科主任醫師翟明玉說:“電動車的蓄電池比較重,如果提電池時彎著腰,姿勢不對,再加上腰部肌肉松弛、力量不夠,會出現腰部扭傷或腰椎間盤突出。不僅僅提電池可能會誘發腰部損傷,電動車本身就比較重,如果在支車時不注意,也可能會損傷腰部。”
翟明玉建議,腰部損傷后的3周內,要注意臥床休息,在打針吃藥的同時,要注意保健理療,利用腰圍做好腰部護理。即便是腰椎間盤破裂,如果比較年輕,又是初次發作,處于急性期,最好以保守治療為主。如果腰椎間盤疾病反復發作,可以考慮膠原酶注射治療。
醫生提醒 天冷騎車莫忘護手、膝
“我是不是得了風濕病,前段時間天氣變冷,我的膝蓋被風吹著了,疼得要命。”小玉向醫生訴著苦,“我這么年輕就落下這種病,真倒霉!”小玉是一個很時髦的女孩,喜歡穿裙子,前一段天氣變冷,住在同一個小區有電動車的同事順便載她到單位,她凍得直哆嗦,接著膝蓋出現紅腫疼痛,影響到走路。
“小玉可能是滑膜炎,天氣變冷、風寒入侵是滑膜炎的誘發因素。”鄭州市骨科醫院風濕科副主任醫師張依山提醒,“騎電動車的年輕人現在就應該注意保護膝部和手,因為電動車的速度比較快,冷空氣對流,風寒容易入侵骨骼,容易加重一些風濕性疾病,即便是沒有風濕性疾病,如果不注意保護,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增加了患骨關節炎的幾率。”
記者 萬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