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11月18日電(魏一東)偽造印章“授權經銷”,發展下線“貼牌生產”。近日,記者從重慶九龍坡區公安分局獲悉,該局聯合江蘇、安徽、浙江等地警方,對浙江南通宏基電動車有限公司開展統一收網行動,現場查獲假冒“宗申”牌電動車600余輛,貨值100余萬元,半成品宗申牌電動車60余輛,貨值8萬余元,電機和控件800余件,貨值14萬余元。
舉報牽出制假“巨鱷”
今年7月23日,九龍坡警方經偵部門接到群眾舉報電話稱,有一批從安徽運抵重慶的假冒“宗申”牌電動車正欲進行交易。按照舉報電話指明的地點,民警立即趕赴九龍坡區電大附近,發現一輛大掛車上裝滿了“宗申”牌電動車,總共53輛。經宗申集團技術人員檢查,確定該批次電動車全是“貼牌電動車”。
民警調查發現,該車是由安徽發往重慶,接貨人是一名劉姓男子,而貨車司機并不知道所運輸的電動車均為假冒。據劉某交代,這批次電動車是他以低于市價30%的價格,從安徽淮安的“授權經銷商”處購得。查看劉某出示的合同,的確有宗申電動車的印章等證明。但經過專業技術人員鑒定,所有合同印章全系假造。
辦案民警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個專業的制售假冒電動車團伙。8月初,辦案民警即刻趕赴安徽淮安開展工作。民警懷疑,不僅銷售的“宗申”牌電動車系假冒,甚至連“授權經銷商”的身份都非常值得懷疑。經過調查,淮安經銷商王某稱自己所售電動車均從江蘇南通宏基電動車有限公司購置。王某透露,只要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作為加盟費,承諾全年銷售指標,就可以在宏基電動車有限公司取得“授權經銷商”資格。但經過民警調查,宗申集團并未與全國任何公司或個人簽訂“委托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商業協議。
盤踞江浙發展下線
得知這一線索,辦案民警又即刻趕赴江蘇南通。民警發現,宏基電動車有限公司不僅是當地的明星企業,而且入駐在某新型工業園區。民警偵查發現,2014年4月,李某在未經宗申產業集團公司、宗申機車工業制造公司、宗申派姆重慶氫能源有限公司授權情況下,私自偽刻上述三家公司的印章,與南通宏基電動車有限公司張某簽訂虛假的委托生產、銷售宗申牌電動車協議。
而張某在明知李某沒有資格代表宗申公司授權、銷售的情況下,采取自己設計、找人代加工等方式購買虛假商標標示、合格證、保險卡等,并私自委托其他廠家為其公司生產具有宗申標識的各類配件,供自己組裝。截至今年8月,南通宏基電動車有限公司共計生產了假冒的宗申品牌電動車3000余輛,涉及中沙、聚英等32種品牌型號。初步查明已銷往安徽186輛、青海100輛等,并在江浙一帶發動下級經銷商20余家,涉案金額高達200余萬元。
集群戰役多地行動
11月初,鑒于該案涉及浙江、安徽、重慶、廈門、天津、青海等地,在摸清犯罪嫌疑人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基礎上,重慶九龍坡警方向公安部提請對浙江南通宏基電動車有限公司加盟注冊商標案發起集群戰役。隨著收網時機的成熟,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指揮下,涉案各地統一開展收網行動。截至11月16日,該案全部9名犯罪嫌疑人均到案。
據南通宏基電動車負責人張某交代,“宗申”是國內知名機動車品牌,自己見其市場有利可圖,便通過李某私刻宗申公司印章,并與自己簽訂假冒委托生產、銷售協議,再以低于市場30%的價格進行銷售。辦案民警介紹,真假電動車在外觀上難以辨認,而假冒電動車除了發動機不同外,還會造成安全隱患,無法享受正常售后服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