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降低電動車準入門檻有利于電動車的市場化,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
日前,媒體報道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起草電動車市場準入政策,提議給非汽車生產商發放兩到三張專門的電動車生產牌照,最早年內有望獲批。
筆者的理解不知道是不是準確:意味著電動車脫離此前傳統汽車政策的監管,讓更多的外行有機會參與到電動車制造商和銷售當中。
最近很多人都想做電動車,特別是大家看到羅永浩那樣的人都能做智能手機,或許電動車也是類似的概念,然后自己弄個電動車,說不定那天也成了特斯拉,然后賺個名利雙收呢。
簡單地來講,筆者認為放開是電動車準入門檻,這是值得稱贊的事情,如果這個事情能夠成行,對于中國發展電動車產業,是非常有利的,對于電動車的商業化以及更多商業模式的推廣也是有利的,當然,凡事都是雙刃劍,同時意味著更多方面需要政府、消費者和各方面玩家注意,更多的風險需要從預防、解決等角度給予防范,筆者簡述幾點。
第一、從市場化角度來看,放低準入門檻是好事。
大家都知道醫院、機場等公共場所出售的一些零食什么的要比超市貴很多,并不是說這些地方賣的東西好,或者這些地方的東西成本高,而是這些地方出售方都是壟斷性質的,一些更加有利于降低售價的玩家沒有辦法進入,從而造成了壟斷后的利潤,這些都是對于消費者不利的景象,假如說這些壟斷取消了,大家都可以去這些場所開超市了,由于這些超市之間存在競爭,對于消費者來講,肯定是有利的。
降低電動車準入門檻,也屬于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的玩家能夠加入,能夠有著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嘗試,更加容易市場化。
此前大家都在談論城市政府對于電動車政策實行的地方保護主義,這個方面,筆者已經談到過多次,在這里不再進行詳述,但是里面存在的問題,就是這個道理,明明你是電動車,在一些地方卻不被認可成為電動車,這些對于電動車制造商、對于消費者來講,都是不公平的,從更高的層次來看,也是非常不好看的。
為什么降低了準入門檻就更加容易市場化呢,因為市場化事實上就是如何理解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然后拿出各種方案去滿足,如果“情投意合”,這就是成功的市場化案例,屬于成功的商業模式。
此前筆者撰文談到一些問題,比如說筆者不建議監管部門設立一些太過于明細的技術指標,比如說你應用什么的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給予什么樣的補貼和優惠,你應用了燃料電池給予什么樣的補貼和優惠,這些都是不盡準確的,市場需求都不明確,你這么一限定,大家都是跟著這個補貼走了,然后市場的需求就沒有人去認真對待了,這個時候就是真正的本末倒置了,這是不理智的行為的。
現在讓更多有能力的企業或者個人加入電動車制造領域,對于整個電動車行業來講,會帶來更多層次的產品和服務,這對于電動車快速發展來言,益處將會非常明顯,就像山東區域的微型“低速”電動車一樣,這部分的需求滿足了,不需要政府給予補貼,自然也就發展起來了,我們也期待門檻放低之后的盛況。
第二、政策優惠需要有側重進行。
關于電動車,談論的焦點始終離不開政策的方向,如果放低了準入門檻,這個方面更因該主義和加強。
無論是政策優惠或者資金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一鍋端,否則造成魚龍混雜,最終分不清主次,造成錢也浪費了,但是效果不佳。上述筆者也論及這個問題,這些年關于新能源汽車,政府方面的投資和補助并不少,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時間也并不晚,當初的時候還談到了“彎道超車”的概念,但是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講,中國當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并不強,無論是高端電動車的特斯拉ModelS,還是豐田的Pruise,還是通用的Volt以及日產的Leaf,中國汽車制造商無論從產品質量、產品銷量以及消費者認可度等方面都沒有與之匹敵的產品,這些方面值得政府反思,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政策導向。
事實上,關于政策優惠或者補貼的情況,也是有著不錯方案,以技術或者市場化為目標引導的,獎勵性質的優惠政策值得推廣。我們設定節能率,我們可以設置相應的技術參數,然后從市場銷售的數量上,或者從技術含金量等方面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支持,對于優秀的企業來講,這能夠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對于一些渾水摸魚的企業來講,這樣也有效避免了資金的浪費。
當然,如果放低了電動車的準入門檻,這樣的政策實施起來就更加具有必要性,畢竟資金有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這樣新能源汽車事業才有可能成功。
第三、影響消費者安全的技術準則不能放松。
放低電動車的準入門檻,不是意味著給予假冒偽劣產品更多的機會,而是給予優秀的潛在玩家更多機會。
無論這個行業能夠走向哪里,關鍵點要清楚,就是通過優化交通工具讓消費者、環境、交通更加優化,消費者的安全永遠是前提,這些滿足不了,都不應該給予實施。
放低了相應的門檻,相應的監管機構應該給予更多的精力去把關,給予消費者使用之前最嚴格的管控,讓消費者不了解市場和技術的情況下,也能夠安心使用。
這點在當下的低速電動車方面表現的很多,由于多家參與者水平參差不齊,也讓消費者對于整個低速電動車領域出現了很多質疑,包括媒體在內,這個時候,打擊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家企業,而是全部參與其中的玩家,所以,利用標準進行限制,不僅僅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參與其中的玩家負責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