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大眾事件發生前,柴油車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目前,人們可使用的內燃機主要有兩種:汽油引擎與柴油引擎。柴油引擎有兩大優勢:油耗低、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少,這讓柴油因此在歐洲成為主流。目前英國的柴油車占該國所有車輛三分之一,法國的柴油車占比則達八成。
歐洲主要國家,柴油使用率比汽油高——2014年各國柴油與汽油使用率
歐洲管太松 法總理:獨厚柴油車是個錯誤
但柴油車并非完美無缺,雖然它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少,但氮、懸浮微粒等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卻不低。 倫敦、巴黎等歐洲主要城市,近年來遭遇霾害及空氣污染,柴油車難辭其咎。 英國《衛報》2015年9月初引述研究機構“運輸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的測試數據,10款新柴油車里,有9款空污排放量超過歐盟標準7倍。 該機構經理亞契(Greg Archer)稱:“這是影響我們城市空氣污染的主因。 ”
和歐洲相比,柴油車在美國占比不到3%,遠低于歐洲平均的50%。
原因一是,柴油車過去給美國消費者印象不佳。 1970年代通用汽車(GM)曾推出奧斯摩比(Oldsmobile)系列的柴油車,該款車以冒黑煙、惡臭及噪音聞名。 直到近年來大眾等歐洲車廠標榜“干凈柴油”技術,才逐漸洗刷柴油車在美國消費者心中的污名。
原因二是,為推廣柴油車,歐洲各國對汽車排放氮及懸浮微粒的空污標準較寬松,但美國標準就相對嚴格,因此能符合規定、在美銷售的柴油車較少。 “運輸與環境”組織發現,歐洲各大車廠在美國賣的車款,排放的空污量比在歐洲銷售的同款車要低,原因就出在美國法規比歐洲嚴。
這次大眾出事,對柴油車前景將雪上加霜。 從市場面來看,在這次大眾事件前,柴油車成長速度就已趨緩。從政策面來看,過去大力補貼柴油車的歐洲各國,也因為近年來的空氣污染,開始檢討過去優惠柴油車的政策。
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2014年12月就說,過去政策獨厚柴油車是個錯誤,“需要提出解方逐步改善。 ”巴黎政府每年夏天就要禁止一半的汽車上路,以免空氣再惡化。 在倫敦,每年有7千人死于汽車排放的空氣污染,2015年4月最高法庭下令,要英國政府改善空氣惡化,當局的對策之一是:從2020年開始,每輛柴油車行駛到倫敦市中心,要繳12.5英鎊的空污費。
在市場及政策領域,柴油車已漸失去關愛,大眾又偏在這時出事,只會讓柴油車形象進一步惡化。
大眾事件爆發之后,過去在柴油技術上投資的歐洲車廠,從奔馳母公司德國戴姆勒(Daimler)到法國標致(Peugeot),從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到法國法雷奧集團(Valeo)等供貨商,股價一天內重挫4%至6%,都反映市場對柴油車前景的看法。
零排放當道 奧巴馬:盼2015年百萬輛電動車上路
若柴油車持續走下坡,誰將成為汽車市場新寵? 一個替代選擇是電動車。 這種車因為成本較高,還須常充電,至今未成主流。 不過電動車不像柴油車會帶來空污,因此開始受到重視環保的各國政府青睞。
如美國政府鼓吹節約用油以保護環境,未來對新車油耗的規定更加嚴格,包括加州在內的10個州,甚至已訂出車輛“零排放”政策的時間表。 聯邦政府已花超過10億美元補貼電動車,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宣示,希望2015年有1百萬輛電動車上路——雖然至今銷量遠未及此數。 在可見的未來,電動車的政策優惠將越來越多。
此外,電池成本逐漸下降,也成為電動車普及化的優勢。 美國加州大學運輸研究所教授斯伯林(Daniel Sperling)表示:“隨著電池成本下降,柴油車(相對于電動車)的成本優勢不太可能再維持。 ”
各大車廠也見到這股趨勢,2015年8月戴姆勒和BMW、奧迪(大眾旗下品牌)組成聯盟,以25億歐元代價,購并諾基亞的云端地圖數據子公司“這里”(Here),就是在為電動車做準備。 9月份的法蘭克福車展,戴姆勒集團CEO柴斯切(Dieter Zetsche)表示,要擴大和其他德國車廠的合作,第一步就是從下一代電池技術開始。
除了德國車廠,美國最大車廠通用汽車,日前也宣布,其最新款電動車“雪佛蘭伏特”(Chevy Bolt)將外銷歐洲。 甚至其他非傳統車廠也投入這個市場,蘋果在9月下旬宣布,其研發的電動車將在2019年上市,而該公司投入研發電動車的“泰坦”團隊(Titan),人數也增加兩倍。 網絡龍頭Google研發6年的自動車(全由計算機控制),2015年夏天獲準在加州普信道路測試。
大眾事件除了有利電動車外,另一個受惠者就是汽油車。 汽油引擎的油耗雖不如柴油車,但近年來油價下跌,加上其空污不像柴油嚴重,間接抵消了其劣勢。 尤其,汽油車多年來的技術與基礎建設早已成熟,投資研究機構Evercore ISI,在此事件后就分析,“需求從柴油轉向汽油將成為長期趨勢。 ”
這次的大眾事件,不會讓柴油需求一夕就消失——目前卡車及火車等工業及貨運業,對柴油仍有需求。 不過它卻對消費市場帶來沖擊。 從政策及市場面來看,未來柴油車逐漸失寵的可能性不小,這也將是汽車市場的新轉折點。
來源:臺灣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