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買一輛電動汽車代步”,是北京的陳先生最近反復糾結的問題,雖然電動汽車牌照搖號的中簽率高很多,但充電問題怎么解決?
10月9日公布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政策發力,充電難題將破解。
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的硬指標
與全國各地星羅棋布的十幾萬座汽車加油站相比,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的充電站確實很少。數據顯示,到去年年底,我國建成充換電站780座,交直流充電樁3.1萬個。“總體來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相對滯后,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短板或者說是瓶頸之一。”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指出。
充電站建設有一些難解的“扣”需要妙手來化解:如果電動汽車不夠多,充電站建起來如何盈利?錢從哪里來?有了建設的錢,地又從哪里來?在小區公共停車場建充電樁,物業不同意、鄰居反對怎么辦?老舊小區的電網能否承受充電柱的容量?汽車廠家、車主、物業公司、電力公司、公共場所管理者等都和充電樁建設有關,他們之間的協調誰來完成?
鄭柵潔指出目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幾大問題:認識不統一、政策配套不完善、協調推進難度大、標準規范不健全……
《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了硬性的要求——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鼓勵建設占地少、成本低、見效快的機械式與立體式停車充電一體化設施。
錢、地、盈利瓶頸何解
有機構預測,未來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的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60億元。
錢從哪里來?盈利模式是什么?如何解除制約建設的瓶頸?
據鄭柵潔介紹,《意見》對目前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了部署。
——建立盈利模式,吸引社會投資。一方面是給財政的支持,研究制定財政獎勵的辦法;另一方面是給企業盈利的空間,通過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完善電價政策,允許合理收費,鼓勵眾籌等創新的商業模式來開展增值服務。
——在建立資金保障體系方面,國家安排專項建設基金支持,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專項基金,發行企業債。探索利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鼓勵創新金融產品和保險品種,推廣股權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的方式,推動設立融資擔保基金。
——在解除制約建設瓶頸方面,通過簡化規劃建設審批手續,優先安排土地供應,加強配套的電網接入服務等措施,為加快充電設施建設開辟綠色通道。
如何真正落地是關鍵
北京市發改委日前表示,已完成城區100個公用快充網點選址,年內將完成1000個公用快充樁布局,重點打造服務半徑為5公里的城區充電圈。上海、廣州等地也密集出臺充電樁扶持政策。
“充電基礎設施要落地,沒有各方面的要素保障是很難的。”鄭柵潔強調。
《意見》提出,強化支撐保障,簡化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審批的程序,完善財政價格的政策,拓寬多元融資的渠道,加大用地支持和協調的力度,明確安全管理的要求,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有利的條件。
未來,我國將建立較完善的標準規范和市場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生態體系,在科技和商業創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充電服務企業。
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指出,要完善充電設施建設的標準,重點是統一接口,避免出現充電設施之間互相不協調的問題。《電動汽車充電站設計規范》《電動汽車電池更換站設計規范》已經頒布實施,《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技術規范》國家標準正在研究制定。
據悉,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系列政策正在加緊制定,有望近期出臺。《意見》明確了各地區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主體責任,同時也建立協同的推進機制,盡快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建設運營管理的辦法。
來源:光明日報